市東街道文苑社區成立于2018年11月,內轄香格里拉等8個居民生活小區和濱城區交通局等6個企事業單位,共有居民2853戶、常住人口5215人。曾獲省級“四型就業社區”榮譽稱號、市級志愿服務“四個10”最美志愿服務社區、市級文明社區、省級科學普及示范社區、省級新時代文明實踐示范站等榮譽稱號。
為進一步深化社會基層治理,不斷滿足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和服務需求,文苑社區在市東街道黨工委、辦事處的堅強領導下,以“為民、利民、惠民”為服務宗旨,堅持“黨建引領、共建共享、文化潤心、多元融合”工作理念,在基層工作中探索實踐“四色四心”工作方法,聚力打造“花開文苑”服務品牌,用我們的實際行動鋪就一幅“幸福像花兒一樣”的和美畫卷。
堅持黨建引領“風向標” “紅色先鋒”筑同心
在市東街道蓮湖小區,退休職工王夢麗又有了新的“崗位”,就是所屬小區的網格黨支部書記兼所在樓宇小組組長。到崗后,除了每周定期到小區的黨群服務中心值班接訪外,她更多的工作是處理小區居民反映的“雞毛蒜皮的小事”,王夢麗一天能接到100多個咨詢電話,網格支部書記成了整個小區的公益大管家?!昂芾垡矝]有工資,但是這活兒咱必須干好,咱必須對得起黨和群眾對咱的這份信任?!闭f起小區的事兒,今年快70歲的王夢麗仍然干勁十足,她表示只要自己還干的動,就會一直在崗位上為大家做好服務。
在工作開展中,文苑社區堅持黨建引領為“風向標”,充分發揮社區黨總支的核心領導力,通過分析轄區黨員分布、入戶走訪、座談交流,進一步理順了社區黨組織縱向管理架構,成立了7個網格黨支部,20個樓宇黨小組。形成了“社區綜合黨委+網格黨支部+樓宇黨小組”的垂直管理模式,有效保證了黨的工作和服務落地落實。同時,社區探索建立小區黨群服務站4處,拓展黨員聯系群眾陣地,通過一系列志愿活動和為民服務活動,把網格黨支部和群眾緊密聯系起來,達成讓居民小事不出樓道,大事不出小區的自治模式,使網格黨支部真正“從居民中來再到居民中去”。為加強黨員作用發揮,社區還利用主題黨日活動,通過組織黨員集體學習、外出參觀、志愿服務、走訪慰問等多種形式加強黨性教育,切實提高黨員為民服務意識。
深化文明實踐“一桌菜” “綠色活力”悅民心
“來,一二三四,抬頭挺胸手伸直?!痹谖脑沸聲r代文明實踐站的舞蹈排練室內,王敬之大爺正在指揮隊員們熱火朝天的訓練,作為社區文藝志愿服務隊的骨干兼指揮,王敬之為大家編排了全新的舞蹈節目,準備在街道即將舉辦的消夏晚會上大放異彩。社區成立之初,廣場舞資深愛好者退休職工王敬之應社區邀請,籌備起了10余人的社區文藝志愿服務隊,頻繁參加社區各類惠民演出活動,獲得了群眾良好反響。經過近4年的發展,文藝志愿服務隊伍逐漸壯大,隊伍由原來的1支變成了7支,人員也增加到了90余人,現在的王敬之兼任著3支廣場舞和1支秧歌隊的總指揮,他和他的隊員們一直活躍在各個小區文藝演出現場,為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開展發光發熱。
在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開展中,文苑社區堅持做好居民聯誼、志愿服務、文化活動開展“一桌菜”,讓文明實踐充滿綠色活力,融入群眾生活。文苑社區將功能齊全的新時代文明實踐站作為“培植”鄰里真情主要陣地,聯合“雙報到”單位,緊密結合“五為”,在端午節、國慶節等重要節點組織開展了一系列豐富的文化娛樂活動,滿足了不同人群的需要。志愿服務開展中,社區創建“大愛文苑家”志愿服務品牌,吸納登記注冊志愿者780人,組建“7+N”志愿服務隊伍,涵蓋教育科普、醫療衛生、創城攻堅、疫情防控、文體傳播、網絡文明、法律援助多個方面,為社區各項工作的推動與落實提供了人力和智力資源支持。文化活動開展中,社區創新建立“1+1+1多元文藝志愿隊”亮點品牌,根據居民需求,各小區建立一支隊伍,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。為更好地弘揚和傳承優秀傳統文化,文苑社區開展多樣國學活動和項目,其中“傳統文化國學印記”和“葫蘆烙畫進社區”受到了轄區群眾大力歡迎,在滿足居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要的同時也豐富了社區文化底蘊。
搭建學社共融“大舞臺” “橙色聯盟”心連心
“小朋友們圖片中的蛋糕漂亮嗎?想不想吃?我們自己動手做一個好不好?”近日,在文苑社區的親子課堂上,來自濱州市高級技工學校的老師為小朋友們講解蛋糕的制作過程,受到了家長和孩子們的熱烈歡迎。近年來,文苑社區積極搭建學社共融舞臺,與轄區多所學校、幼兒園、校外輔導機構進行結對共建,組建“學社橙色聯盟”,實現教育資源和社區資源共享,將校園教育和社會實踐相融匯,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。并通過開展系列講座和志愿服務活動,讓學生多實踐、市民多學習,達到素質雙提升,夯實基層善治群眾根基。
工作開展中,本著相互學習、資源共享、攜手共進的原則,文苑社區積極與轄區、周邊、雙報到學校結對共建,現在已與行知中學、濱城區二小、濱州高級技工學校及轄區幼兒園結成學社聯盟,邀請學校的黨員、教師、學生進社區,定期開展各類宣講活動、技能培訓、學雷鋒志愿活動、豐富的傳統節日活動等,更多的黨員教師走進社區,為居民提供多樣的知識和技能,更多的未成年人走進社區、融入社區,沉浸式體驗社會實踐生活。同時,社區聯合“雙報到”校學單位,開展豐富的宣講活動,積極開展法律進校園、義診進校園,安全進校園等活動,為未成年人營造了舒適、安全的生活環境,打造健康、安全學校。為關愛轄區兒童,確保暑假的兒童有一個充實、安全、歡快的暑假,文苑社區整合轄區資源,聯系大學生團員,開展“共青團攜手少先隊”暑假主題活動,根據報名學生的專業和特長,設計了文化課輔導、才藝表演、體育運動等多種暑假課程,一方面提高大學生的社會實踐技能,發揮共青團的后備力量,另一方面減少暑假時期家長照顧兒童的壓力,通過大學生以大帶小,傳授給兒童書本知識和體育技能,使彼此雙方共同進步,一同成長。
磨亮網格治理“繡花針” “藍色和諧”促安心
香格里拉小區的網格員劉志輝是一名80后年輕人,每天她要入戶走訪、衛生巡查,遵照街道部署的全國文明城市創建總體目標,和社區工作人員一起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及時和社區居民進行溝通,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?!跋愀窭锢堑湫偷纳虡I小區,人口多流動性大,居民素質參差不齊,環境衛生相對比較薄弱,我們網格員經常來巡查一番,這種亂停亂放的車子平常的時候也比較常見,平常巡查的時候我們都依次把它擺放在規定的位置?!眲⒅据x說。在小區治理中,文苑社區秉持精細化原則,注重發揮網格員關鍵性作用,讓網格員成為小區居民知心人,讓網格藍成為群眾的安心色,實現小區內大小事“一網兜”,切實營造小區網格“和諧一家親”的大氛圍。
網格治理中,社區將轄區劃分三個大網格,每個網格配備2到3名網格員,他們的身影活躍在每個小區,及時收集社情民意,化解矛盾糾紛,辦理民生事務,宣傳法規政策,做到能現場解決的立即解決,現場不能解決的,及時向相關職能部門匯報并明確答復解決時間,是小區的民情“氣象員”更是居民的知心人。同時,社區通過網格黨支部推薦和自愿報名的方式,選任有責任心、能擔當的黨員及熱心群眾擔任樓道長,形成樓道長—網格黨支部—區域網格—社區黨總支“四級聯動”模式,更好服務民生,實現了“人在網中走、事在網中辦、情在網中系”,全面深化安全、穩定、文明等工作的開展。依托“黨建+單元”工作模式,社區廣泛宣傳動員,在各小區內開展文明樓道、最美樓道長評選等活動,激發居民們參與創城工作的積極性,并在轄區69家沿街商鋪中開展文明商戶評選,每周從誠信經營、衛生整潔等五個方面進行打分,以評比發現模范,以模范形成帶動,促進全體商戶文明經營。
下一步,市東街道將在轄區城市社區基層治理中,廣泛推廣文苑社區“四色四心”工作法,通過以黨建為引領為核心,文明實踐為基礎,學社共融為渠道,網格治理抓落實的基層治理模式,打造生活美好、治理有效、文明向上、綠色衛生的新型城市化社區,不斷提升轄區廣大市民群眾的參與感、成就感、獲得感和幸福感。